曾有研究表明,糖分可以通过味觉诱导让人产生愉悦感。可是过多的糖分,让人又爱又恨。这时无糖饮料横空出世,简直是爱糖人士的救星。但是,这些无糖饮料真的能敞开喝吗?
无糖真的就代表健康,可以无限畅饮吗?
不少人认为含糖食品是影响血糖升高、导致体重增加的因素,所以当无糖食品出现时,会更想尝试。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,可以用无糖饮料来控制体重,预防糖尿病。事实上,备受大众青睐的“0糖”、“无糖”饮品并非完全无糖,仍可能含有果糖、麦芽糖,这些成分一样可在人体内转变为葡萄糖,食用过量后仍会导致血糖升高;而富含甜味剂的“代糖”饮品,过量饮用不仅会导致增肥,还会影响胰岛素分泌。
无糖饮料只代表里面不含蔗糖,但实际上可能含有木糖醇、甜菊糖、甜蜜素等人工甜味剂。无糖饮料用甜味剂代替传统饮料中的蔗糖,虽然热量相对较低,但甜味剂可能会刺激食欲和增加饥饿感。这种饥饿感会使人对其它含糖食物产生极大的兴趣,最终导致摄入过量食物。同时,由于人工甜味剂甜度远远超过蔗糖,会使人对于含有天然甜味的水果蔬菜降低兴趣,转而选择更多使用人工甜味剂的食品或加工食品。所以,如果过量饮用此类饮料会带来肥胖隐患。
根据报道,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在采访中表示,“代糖食品尤其是很多的无糖饮料,所谓的零糖、零脂、零卡路里的饮料,其实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。很多研究发现,长期喝无糖饮料,如果它是加了甜味剂,比如说像三氯蔗糖、阿斯巴甜、木糖醇等等,这些含有甜味的代糖饮料,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,并没有本质区别。相反这些无糖的、甜的饮料,在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方面,可能比我们喝甜的含糖的饮料危害会更大。”
无糖饮料,为何能做到这么甜?
不同饮料使用的代糖并不相同,比如零度可乐主要使用阿斯巴甜,一些品牌气泡水配方表中,主要出现的甜味剂为三氯蔗糖、赤藓糖醇等。
赤藓糖醇是一种从小麦、玉米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糖类替代品。食品工程博士、食品行业资深研发者云无心介绍,赤藓糖醇的甜度只有蔗糖的60%~70%,一次性摄入不能超过30g,否则可能出现腹泻症状。
让口感更甜的,是三氯蔗糖——这种高倍甜味剂的甜度是蔗糖的600倍,成本也很低,只要加极微量,就能让甜度达到要求。
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6年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中专门谈到,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,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,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。
根据我国现行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2760-2014)的规定,纽甜、甘草酸铵、甘草酸一钾及三钾、D-甘露糖醇、甜蜜素、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、乳糖醇、三氯蔗糖、阿斯巴甜等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、糕点、饼干、饮料、调味品等食品中。
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最高权威机构——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(JECFA)对每一种甜味剂均提出了每日允许摄入量(Acceptable Daily Intake,ADI)。JECFA认为,按照ADI值正常摄入甜味剂,不存在安全问题。
理论上说,只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正确使用甜味剂,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。问题在于,从近年来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监督抽查中发现,在果冻、话梅等零食中均有发现超标使用甜味剂的情况,有个别生产厂家不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,技术管理水平不高,也不排除为节约生产成本,故意违法使用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