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发展史,实质上即光伏技术创新发展史。梳理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技术创新史,有一家企业的光芒格外耀眼,那便是“隆基”。
提到隆基,更多的标签会是“单晶硅龙头”、“光伏第一股”、“光伏茅”,但笔者更愿意用“先见者”来形容隆基,这一特质给行业留下的是一段段关于创新与引领的传奇。
“执著”
执著于光伏核心诉求降本增效,在近十年关键的光伏技术迭代中,隆基的动作举足轻重。
16年前,当多晶以性价比优势备受市场热宠时,初入光伏的隆基却坚定地踏上了当时并不受看好的单晶线路。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源于隆基管理团队深刻洞察的光伏行业“第一性原理”:度电成本最低。
单晶逆袭的背后是隆基多年的执著创新和默默坚守,直至一条“细线”的出现,彻底让单晶引领行业格局。时间拉回至2012年,隆基导入了当时昂贵且尚不成熟的金刚线切片技术,掀起了光伏行业史上伟大的一次技术革新——金刚线革命。数据显示,采用金刚线切割技术后,单晶硅片的切割速度提高了2-3倍,且随着损耗的降低,出片率提高了15%。金刚线等技术的采用使得2019年单晶切片成本较2011年相比下降了79%,单晶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开始凸显。
当然这仅仅是开端。为加速单晶技术的推广应用,2014年,隆基进军下游电池、组件环节,并率先使用PERC电池技术,将单晶效率拉至高点。
接下来的故事众所周知,在国家领跑者基地的带动下,单晶PERC产品的价值优势开始显现,产品占比节节攀升,PERC技术成为光伏制造行业产线升级的不二选择。
彼时,关于初始光衰的问题还在困扰着整个行业。为了给终端用户带来更大价值,隆基的选择是联合合作伙伴对光衰机理进行深入研究,最终以LIR低衰减技术成功解决光衰困扰,并将这一技术向全行业公开。这一步,隆基撬开的是单晶技术的全面加速,PERC+双面、PERC+SE、PERC+半片,PERC效率曲线一跃而上。公开数据显示,2019年,隆基单晶双面PERC电池正面转换效率达到24.06%,接近24.5%的效率极限。截至2019年底,单晶产品市场占比飙升至65%以上,完成对多晶的逆袭之战。
效率提升,是光伏产业降本增效的绝杀武器,而可靠、标准化的组件尺寸对产业链和客户价值同样意义重大。
在此过程中,“先见者”隆基探索的身影从未缺席。2019年,隆基重磅推出了应用166mm硅片尺寸的Hi-MO4产品。据测算,相比应用传统M2(156.75)硅片的380Wp组件,使用166mm硅片的440Wp组件至少节省5分/W的BOS成本。直至2021年,166硅片的市场占比仍然近半。
为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对超高功率组件的应用诉求,2020年隆基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了100多个地点,对多种规格及尺寸的组件进行了BOS成本测算和可靠性测试,最终推出182mm硅片产品。在隆基看来,182尺寸是与配套、回报、风险、物流、人工等各类限制条件之间的极限平衡点。2021年,包括隆基在内的具备182产能的7家组件企业,合计出货了约39GW的182组件,占据全球组件出货量的五分之一,182产品跃升为行业主流。
“传奇”
过去20年时间,隆基用“执著”打造了一个个行业的创新传奇,一路奔驰的效率纪录更是持续引领着行业高速发展,光伏“领头羊”实至名归。
就主流PERC技术而言,从2017年的22.71%到2018年的23.6%,再到2019年的24.06%,隆基不断挑战单晶PREC电池转换效率极限。2020年隆基宣布,可以展望单晶PERC电池接近24%转换效率的量产水平。
做坚守者,也要做突破者。
2021年6月初,在市场对下一代主导技术争论不休之时,隆基宣布其研发的N型TOPCon电池、P型TOPCon电池、HJT电池三项电池效率刷新世界纪录,这一闷声干大事的动作让行业为之震动。
“隆基在HJT和TOPCon两项新技术上都有储备和研究,它们都是单晶硅电池,隆基仍可发挥单晶硅片的优势。隆基的新产品研发,均是源自性价比和客户价值的考量。”隆基相关人士介绍,这是隆基对单晶技术“执著”的坚守,也是隆基基于客户价值对单晶技术的突破。
其实,仅在2021年,隆基就先后七次打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,创造了让人为之叹服的创新“奇迹”。这种持续不断的“现象级”的创新革命也将人类商业化应用太阳能的极限推向了新的高度。目前,隆基已将N型TOPCon、P型TOPCon和HJT电池转换效率分别推高至25.21%、25.19%、 26.30%,这也标志着隆基在新型高效电池技术方面已实现全面领先。
先见者明,先行者力。在光伏创新的滚滚浪潮中,隆基新一代的电池技术早已蓄势待发。作为光伏技术发展的“风向标”,隆基下一代的技术选择又会是什么?2022让我们充满期待!